SJU
| 唯實求真 開拓創新 |
5月5日是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誕辰紀念日。在倫敦海格特公墓裏,有一塊萬眾矚目的墓地,在這塊墓地中靜臥著的,就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卡爾·馬克思。
馬克思是亙古罕見的思想巨人。他一生都在思想,可謂是生命不息,思想不止。馬克思通過思想,結合對當時的社會實踐的研究,發現了現存理論與社會現實的矛盾,在汲取人類曆史創造的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世界觀、曆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他的思想也徹底改變了中國。習近平總書記評價過,“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麵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

習主席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說,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
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習主席講話全文)
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直播,認真學習了習主席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18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而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也應主動肩負起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大任務。
為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進一步加強師生理想信念教育,激發師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的自覺,決定在全校開展以“走近馬克思,築夢新時代”為主題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係列教育活動。
該係列教育活動主要由理論學習類、教研活動類、文藝創作類三部分組成:

而就在昨日的五四青年節,我校開展了“學習十九大精神,築夢新時代征程”的合唱比賽,以此來弘揚五四精神,傳承馬克思主義。
五個校區,十四支隊伍,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們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同一種情感:愛國愛黨,願將滿腔熱血奉獻給心愛的祖國。

來自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同學們為我們唱響了今天的第一首氣勢宏大的歌曲《壯麗航程》。


女生們一襲白裙楚楚動人,男生們西裝革履氣宇軒昂。他們用深情飽滿的嗓音,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百舸爭流千帆進的畫麵,唱出了祖國的發展如乘風遠航,不忘初心,前進的道路壯麗輝煌。



“阿朗赫赫尼那,阿朗赫赫尼那……”悠揚的嗓音帶我們到了祖國的北疆。二胡,獨唱小調,二重唱,東校區的同學們身著赫哲族的服裝,為我們帶來一首《烏蘇裏船歌》。

整首曲目都是清唱,沒有任何伴奏的情況下,他們仍氣息平穩、音調準確,甚至聲音更顯清澈透亮。這甜美的歌聲向我們傳達了人民幸福的生活與美好的希望。

青春是長河裏卷起的滾滾巨浪,無論什麼樣的時代,不一樣的青春,卻有著一樣的芳華。在身著軍裝的青年慷慨朗誦聲中,二胡伴奏聲緩緩而出。歌聲伴著舞蹈,一首《沂蒙頌》迸發出濃厚的軍民情。



這樣一首幾十年來流傳甚廣的革命老歌在今天的舞台上,被東山校區的同學們演繹的尤為美好。

屹立在世界東方,兒女遍布大江南北;高昂著頭的雄雞,一聲鳴叫喚醒神州大地。這是我們的國家。紅歌五月的舞台,有多少知心的話要對國敘說,有多少的感激的情要向國表達?建築學院的同學們一首《國家》給我們答案。


老師們也加入了合唱的隊伍,為同學們助陣,表達了自己的赤誠之心。穿插朗誦更顯報國情懷。

一位水袖長發的女子手持紅扇一舞,青絲隨舞而動,為這首昂揚的歌曲注入了無限的柔情。

土木工程學院激情的指揮帶動了全場的情緒,隨著那揮動的手臂,幾位身穿紅裙、頭戴鳳冠的土木工程學院的同學搖曳長裙出場,像是來自東方的火鳳凰,讓整個舞台如星火燎原,被她們的顏色點燃。


歌聲與色彩的碰撞,熱情與夢想的交織。他們用這首《走向複興》,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祝188bet
再創輝煌!

“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們的中國心”。熟悉的歌曲《我的中國心》被計算機學院的同學們賦予了新的精神。既有眷戀祖國的深情,又有來自心底的民族自豪感。

沒有過多的舞台表演呈現,有的是樸素赤誠的心和飽含深情的歌聲。男生白色西裝與女生紅色長裙的組合,象征了他們純潔的愛國心。他們代表了無數的華夏兒女,為祖國歌唱自己心底的聲音。

下一首《紅旗飄飄》的節奏響起,指揮員的手臂好像在隨音樂跳舞。為這莊嚴而神聖的紅旗,古往今來多少人肝腦塗地。
五星紅旗是我們永遠的驕傲,伴隨春風卷起中國曆史長河的濤濤浪潮。這不僅僅是一次合唱,商學院的同學們將這方舞台變為時代的廣場。



一幕幕精彩迭出,一次次驚喜掀起全場的掌聲。男女和聲配合默契,還有英姿颯爽的軍裝青年揮舞五星紅旗。


芭蕾舞的穿插讓人眼前一亮。每一位同學都在為呈現一次完美的表演拚盡全力。歌曲結尾,小朋友稚嫩的敬禮更是掀起了全場的掌聲雷動。

南校區的同學們,身著“厲害了我的國”獲獎作品的文化衫。潔白的文化衫上繪著豐富多彩的圖案,活力無限,彰顯著藝術生的創造力。

《祖國不會忘記》是一首歌頌在大山深處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默默貢獻的工程師們的歌曲,歌曲唱出所有為共和國默默奉獻的人的心聲,他們甘於寂寞長期隱姓埋名,為祖國貢獻了自己的精力。


和著“祖國不會忘記我,不會忘記我”的歌聲,男舞者身披國旗起舞,陽剛又柔韌。

由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同學們帶來的《我們的中國夢》是一首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尋一個幸福夢,哪怕千裏萬裏,飛過雪穿過雨,我知道了新天地,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充滿感情的清唱和男女生二重唱,同學們微笑著揮舞扇子,和飽滿有力的高音配合,體現出對祖國和中國夢的大愛。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同學們穿著少數民族服裝,讓人眼前一亮。“五十六個民族手拉手,親如一家相親相愛。”指揮專業富有激情,和著鏗鏘有力的合唱,體現出了中華民族一家親。


藏族風情的伴舞,似讓觀眾看到了高原上熱愛生活的藏族人民。配上頭節奏的鼓聲,結尾副歌升了聲調,“中華手拉手,擁抱新時代”的主題再次升華。

法律與知識產權學院的同學們帶來的《光榮與夢想》,是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演唱者身著軍裝,有白色的海軍、綠色的陸軍。


“迎著夢想的方向,凝聚決心和力量,集合在複興偉大的旗幟下”如軍歌般堅定。朗誦者的“謳歌新時代,十九大光輝的思想把我們照亮”鏗鏘有力,“前進,向前進”層層遞進,最後一聲堅定的“向前進”將歌曲的感情升到頂點。


文化產業與旅遊管理學院同學們帶來的《絨花》讓人記憶深刻。
小女孩係著紅領巾,稚嫩的童聲唱著“雪絨花,雪絨花,永遠祝福我國家。”將觀眾帶入一個純淨的世界。

同學們合唱《絨花》,“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華,花載親人上高山,頂天立地迎彩霞。”歌聲婉轉悠揚,感人至深。
女生舞蹈著,男聲朗誦“還記得年少時胸前的紅領巾嗎”激勵大學生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這首外國語學院帶來的《我愛你中國》,由男生充滿感情的朗誦,和同學們的合聲“我愛你中國!”導入。
女美聲“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讚美著祖國大地的美好事物。有氣勢的合唱“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你,我的母親,我的祖國”配合揮舞的國旗,將歌曲的感情完美地表現出來。





竹山路校區帶來的的歌曲《卓瑪》有別樣的風情。卓瑪是藏族的女神,女生們白色的禮服象征西藏的雪山。
四名女生的藏族舞,體現了卓瑪溫柔的力量,馬頭琴的小夥子邊唱邊舞,質樸的歌聲“啊,卓瑪,草原上的格桑花”讓人對西藏高原心馳神往。女生手中揮舞著格桑花,最後演唱者共同道出“三江美麗,吉祥如意”。


最後以新團員的宣誓儀式為本次紅五月歌曲合唱比賽畫下完美的句號。


商學院

竹山校區
東山校區

電子信息學院
南校區
建築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法律與知識產權學院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
東校區
外國語學院
文化產業與旅遊管理學院
紅五月合唱比賽雖落下了帷幕,但青年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心不會就此停歇,紅星飄揚的五月也依舊進行著。
讀書節期間,圖書館將聯合宣傳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向全校師生推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相關著作十六種,本文推薦四本圖書,在接下來每周小江將向大家推薦四本圖書,並開展征集讀後感活動。
馬克思的偉大在於他開創了一個改變世界曆史進程的偉大事業——科學社會主義事業,他奠定了這個偉大事業的全部理論基礎,並推動了這個偉大事業的實踐發展。今年恰逢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為推動和引導讀者更為全麵了解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在讀書節期間,圖書館聯合宣傳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向全校師生推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相關著作十六種,並開展征集讀後感活動。我們經評選後選出一等獎一名(獎品價值一千元),二等獎兩名(獎品價值五百元),三等獎三名(獎品價值兩百元)。
活動時間:2018.5.2—2018.5.26
讀後感征集截止時間:2018.5.31,
投稿郵箱:sju_lib@sju.edu.cn
獲獎名單公布時間:2018.6.15
負責單位:圖書館、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
《資本論》
編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索書號:A811.23/6、A811.23/7、A811.23/8
館藏地:借閱室Ⅰ(A-E大類)(3層南)
《共產黨宣言》
作者:馬克思 恩格斯
館藏地:圖書館大廳推薦書架
索書號:A811.22/4
《哥達綱領批判》
作者:馬克思
館藏地:新書借閱室(1層北)
索書號:A124/7
《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流派》
作者:萊澤克·科拉科夫斯基
館藏地:保存本閱覽室(區)(2層)
索書號:A81/101
雖斯人已逝,但理論長存,偉業長存!紀念並非目的本身,200年後的紀念是為了更好地繼承、更好地繼續前行。未來的日子,讓我們共同砥礪前行,將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行動繼續進行下去!